- 限塑“窘境”如何打破
-
文章来源:浙江省塑料行业协会
近日,欧盟委员会提出限塑令方案,计划禁止销售吸管、棉签棒等一次性塑料用品。虽然该方案还需欧洲议会批准,但德国多家超市已纷纷推出限塑计划。
一些快餐巨头也纷纷行动起来。星巴克日前宣布,所有店面将在2020年前淘汰一次性塑料吸管。麦当劳表示,英国和爱尔兰分店从9月起将把所有塑料吸管换成纸制吸管。宜家也在不久前宣布,要在2020年前逐步淘汰掉门店的所有一次性塑料制品。
白色污染的危害毋庸置疑。欧洲环保组织处于危险的海洋提供的数据显示,每年约有1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,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影响。
减少塑料垃圾、治理白色污染,国外政府和相关企业一直在积极行动。反观我国,虽然限塑令已颁布十年,但效果甚微,甚至出现塑料袋使用量不降反增的窘境。
且不说集贸市场和私人菜店塑料袋随手可拿,即便在很多大型连锁超市,装果蔬生鲜的塑料袋也是免费供应。而迅速崛起的外卖大军又极大地增加了塑料袋等制品的用量,让白色污染雪上加霜。
为何政府禁令会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?笔者认为,宣传和监管的缺位是首要原因。
实际上,很多民众,甚至超市、电商都没有意识到,一个小小的塑料袋会对地球和未来产生何种危害。虽然限塑令曾要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、报刊杂志、互联网等媒体,广泛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,号召民众和企业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。然而,限塑宣传热过去后,现在已经很难在媒体上看到相关内容。与此同时,教育和科普工作也后继乏力。我们在宣传上仍缺乏细水长流的恒心。
严格执法同样是确保限塑成效的重要手段。而执法不严、惩罚力度不足,也让不法企业钻了空子。限塑令曾要求,工商、质检、环保、财税、科技等部门合作,确保各项限产限售限用措施落实到位。然而,违规塑料袋生产源头隐秘,使用又分散,为执法增添了难度。而且,其涉及部门较多,难免导致权力分散和责任推诿。
面对愈发严重的白色污染和日渐式微的限塑效果,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。相关部门须对治理塑料垃圾给予更多关注,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加大惩处力度。同时,媒体应加大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的宣传力度,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,使其认识到减少塑料垃圾和治理大气、水污染一样重要。
另一方面,科技部门也应担负起职责。相关科研机构应加大对废塑料处理处置技术研发,同时努力开发塑料制品的廉价、环保替代品。塑料袋的确给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,但如果有同样便利的环保袋,人们可能会自动放弃白色污染而选择绿色环保。
只有规则、道德和科技等各种手段齐下,才能打赢限塑这场旷日持久、综合复杂的攻坚战。
-
- 不只玩具!奇妙积木以创新解锁行业新野望 (4-8)
- 科大讯飞开源极速超拟人交互接入SDK,轻松实现低配置硬件平台 (1-13)
- 布鲁可集团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(1-10)
- 拿下“福建舰”授权,这个国产积木品牌缘何脱颖而出 (12-23)
- 奇妙积木三丽鸥系列全放送,共同拼出“萌宇宙” (10-14)
- 若来首店落户苏州 国庆一起趣开新 (10-8)
- 花式应援周杰伦,奇妙积木KEEPPLEY有一套 (9-29)
- 这两个“娃圈”顶流的相遇,释放奇妙火花无限 (8-23)
-
- 积木宝贝荣获新华网“*具投资价值加盟品牌”.. (1-11)
- 积木宝贝:科学早教的学术创新之路.. (1-11)
- 环球公司欲将把“丑娃娃”玩具拍成动画电影.. (1-11)
- TC60获香港玩具展大奖 Jdbug创新能力再受肯定.. (1-11)
- 儿童专用平板电脑等电子玩具将成其新宠.. (1-11)
- 群兴玩具:董事会换届选举并征集董事候选人.. (1-11)
- 高端小玩具 CES乐高送给大孩子的礼物.. (1-11)
- 香港举行亚洲*大玩具展 (1-11)